高考改革研究院 > 专家观点 > 从填报志愿的“量变”到育人方式的“质变”

从填报志愿的“量变”到育人方式的“质变”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7-06-17 09:40:54 围观:3411

《上海市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实施办法》最近公布。结合新高考的一些特点,在目前这个时间节点,建议考生可以“战略上重视,战术上轻视”。

所谓“战略上重视”,指的是考生和家长都应了解2017年高考志愿填报办法的“新”在哪里,做到心中有数。比如志愿填报的时间改成统一文化考试之后,节奏不同,意味着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对自己层次水平的把握程度不同;其次,无论是综合评价批次还是普通本科批次,志愿填报的数量都增加了,这意味着考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同时也有助于减小“落榜”风险。

可填报志愿的数量增多,不仅是“量”的变化,在“院校专业组”规则的指引下,我们可以预见将会给未来考生在高中阶段的发展、潜力挖掘、学习模式转变等方面带来“质”的变化。就这届考生来说,比如一个学生可能是较为全面发展的,或者对多个专业都有兴趣,他更心仪于某一个学校能给他提供的整体的教育资源,那么他可能按照“甲校+A专业”、“甲校+B专业”……这样的方式填报,尽最大可能增加考入该校的几率;另一个学生可能已经想好了专业和职业发展方向,更倾向于专业主导志愿,他可以按照“甲校+A专业”、“乙校+A专业”……这样的方式填报,尽最大可能增加考入某专业的几率。今年不同类型考生的选择都将给未来的高考生带来诸多参考价值,指引他们更早思考自己的成才之路并为之奋斗。

所谓“战术上轻视”,当然不是让考生忽视填报技巧,而是特指在离高考只有两个多月时间的当下,在这个关键时期,建议考生将主要精力放在检验自身复习准备的程度和效果上。根据往年的经验,一般6月23日左右高考出分,到那时,包括综合评价批次在内的各批次才开始填报。考生只要根据学校的安排,以比较轻松的心态参加之前的模拟填报系统操作,熟悉流程即可。等到高考结束以后,考生有大约两周的时间,充分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学校,关注心仪的专业,通过届时各高校举行的各种咨询活动了解信息。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生办主任)

上一篇: “新高考”落地上海、浙江 考生告别综合科目统考

下一篇: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十年磨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