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研究院 > 行业观察 > 新高考改革走到了哪儿

新高考改革走到了哪儿

来源:中国教育报  更新时间:2018-08-20 17:50:30 围观:1880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但高考是近期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之一。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全面启动,上海、浙江率先进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试点结果到底怎么样?面对哪些问题与挑战?如何应对?考验智慧,亦呼唤答案。——编者

近日,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适应新高考要求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策略研究”结题评审会在上海举行。该课题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袁振国主持,现场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课题以中央文件精神为指导,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对完善国家高考政策具有重要价值,对配合全国各地推广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新高考改革的现状、遇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课题组进行了诊断和解答。

评价—— 新高考改革社会反映符合预期,实践效果好于预期

课题组认为,评价一项改革是否成功,关键是看它的预期是否实现,利益相关者是否满意。课题组分析了新高考改革的预期,并对学生、教师、校长、局长、高校等各利益相关方进行了大规模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高考改革社会反映符合预期,实践效果好于预期。

新高考改革希望通过学业水平考试科目“6选3”的选考制度,增加学生的选择权,促进学生有个性、有特色地发展。课题组发现,这一预期得到了相当好的实现,考生、家长和教师认可度很高。关于学科选考的理由,有80%以上的学生回答选考是根据他们自己的兴趣或者是根据他们在某些学科上的优势来决定的,而且社会上普遍担心的考生会为了拿到高分不顾学习兴趣而“避难就易”的情况并没有发生。

课题组发现,新高考改革希望通过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引导素质教育,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实现。在按综合素质评价招录的学生中如果仅凭录取分数线的话,有20%的学生可能进不了他们现在所求学的学校。同时,在达到录取线的考生中因为综合素质评价不高,有10%左右没有被录取。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录取已经释放出加强素质教育的强烈信号。

通过外语一年两考,减轻一考定终身的压力,这是新高考改革的预期之一。课题组认为,这一预期也得到较好的实现。从上海、浙江的情况来看,外语一年两考对学生保持良好心态、减轻压力、避免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考试而造成终身遗憾的情况,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调研中,有将近90%的被调查对象对一年两考持赞成态度。

从上海了解的情况来看,选择两个文科一个理科或两个理科一个文科,文理交叉率在80%左右。对文理不分会降低数学区分度的普遍担心也没有发生。课题组表示,研究表明,新高考改革的预期之一,即通过取消文理分科考试,提高学生基础素养,培养综合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实现。

新高考改革还希望学业水平考试由百分制转为等级制,避免分分计较。新高考规定语、数、外三门成绩分别计150分,选考上海是6科中选考3科计70分,然后转换成11个等级分,而浙江是7科中选3科计100分,然后转换成21个等级,目的是“避免分分计较”。课题组认为,此设计的初衷是好的,但从实践的情况来看,原始分数转换成等级分的科学性有待加强,而且人们对等级分的认同度也比较低,分分计较的情况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有所加剧。因此,新高考改革的这一预期未能得到较好的实现。

建议—— 注重程序和内涵,对选考科目实施校正等级分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浙江高考改革都是等级性考试科目以等级赋分制来呈现考试成绩,在操作中极有可能出现两名考生在一门等级考试科目中虽然相差一分但却相差一个或两个等级的现象。这种分差在计入高考成绩后对考生造成的影响显然是不能忽视的。课题组建议,压缩等级数量,对选考科目实施校正等级分,提高高考计分与分数合成的科学性。

课题组还表示,中学的“教”、考试部门的“考”、高校的“招”,功能不同,作用阶段也不同,但必须前后呼应,避免各自为政。为此,课题组建议,在基础教育阶段,需要做好课程调整、课程选修、走班制的建立、师资水平的提高等方面的准备。而在考试组织阶段,要使学生成为选科选考的主体。同时,组织好、指导好学生的新高考选科和选考是整个高考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教”“考”“招”必须有效联动,提高招生录取工作的系统协调性。

目前,改革所需的人、财、物资源存在明显缺口。课题组表示,其中,高中学科教师总体短缺且结构性问题凸显。从短期看,高中学校无法根据以往工作经验配备师资,导致出现部分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与富余的“潮汐”现象。从长期看,高中学校师资总量不足的问题依然凸显。同时,区域教育经费资源投入相对匮乏。在这个方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上海和浙江都尚有压力,其他省份在推进新高考改革时更需做好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因此,课题组建议提高高中办学标准,改善办学条件,为高考改革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袁振国告诉记者,高考是一场高利害关系的博弈,它不仅与考生的命运息息相关,而且与教师、学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业绩紧密相关。从上海、浙江高考改革试点的情况来看,遇到了五个方面的挑战。针对相关问题,课题组经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提出了应对挑战和问题的解决之道。

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把“6选3”改为“6选1+2”,在增强选择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避免弃难就易,造成物理等科学素养的下降。等级性考试“6选3”的制度设计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但也带来了等级赋分制所导致的学生避考物理的现象。课题组建议,在选考学科中,将物理、历史作为必选科目,学生必须至少选择其中一门报考。同时,对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计120分,采用原始分计分。这样,首先,解决了区分度不够的问题;其次,加强了物理、历史两门学科的学科地位;再其次,同科目因为难度不同导致原始分不可比的问题大为缓解。

新高考下,采用的是在中学进行综合素质计分的方法,但数据表明,仍有多数校长和专家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存在顾虑。课题组建议,注重程序和内涵,增强综合素质评价和使用评价结果的科学性,避免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不用或误用。具体而言,第一,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是高校而非高中。第二,综合素质的内容主要是看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评价的手段主要是由一系列测评环节构成,比如提交报考志愿、参加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完成临时布置的任务、辩论、进行课题设计等。第四,程序设计要能够保证全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和有效。

启示—— 破解教师“潮汐”现象,提高适应新高考课程安排能力

课题组认为,上海、浙江先行先试,为新高考改革在全国推开创造了许多成功经验,提供了大量启示。

“提高学校教学资源建设水平”是课题组给出的第一个建议。课题组认为,教师队伍需增加20%左右。针对选课走班带来的教师结构性缺编和“潮汐”现象,一方面可以增加教师编制,招聘新的教师教课;另一方面,可以区域为单位,如一个学区、一个集团或一个区域教育局等,统一排摸区内教师总量和结构,统一排摸区内各学科对教师数量的需求,并做好支持和保障,进行区域内统筹。同时,教室需要改扩建30%左右,一是增加普通教室,二是重建创新实验室。此外,办学经费须增加20%至30%。增加的经费主要用于教师编制的增加、学生走班后各项日常费用支出和新购置的教学仪器和设备等。多数上海高中校长认为,所增加的经费中,相当大的部分要用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个性化指导与管理的需要。

高考改革的一大预期是缓解学生一考定终身的压力,但是由于功利动机带来的学校“抢跑”问题也随之产生。课题组认为,要提高适应新高考课程安排能力。具体而言,应该行政推动,专业指导,强化督导,技术支持,多维度保障学校在规定课时内开齐、开足各类课程;加强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理性选课;加强过程督导,增强评估权重,继续开好拓展型和研究性课程;对接新课标,开好必修课、选择性必修课和选修课;把信息技术列为等级考科目,增强面向未来的竞争力。

众所周知,新高考改革的亮点之一是将选择权交给了学生,而“选考”新政倒逼高中打破传统的行政班教学而实施走班制教学,从而严重冲击了传统的教学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课题组建议,提高适应新高考学校教学管理水平。首先,保持行政班级三年稳定,增强集体归属感与凝聚力,对学生学习与生活进行有效管理和指导。其次,建立和完善教学班管理制度,建设学习共同体,学校要丰富教学班育人职能,明晰教学班的功能,建立和完善教学班管理制度,加强学生走班过程中的流动性管理,优化学校中层管理机构与机制。再其次,建立基于信息网络的排课和选课系统,并制订走班指导手册,引导与规范学生精准走班。学校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排课与选课系统,做好走班教学与管理的支持服务工作。此外,加强学校楼层与场馆公共学习空间建设,设立专门的学习辅导教室。

调研发现,考试次数多、时间安排不合理,已经严重影响了高中三年的教学安排和教学秩序,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课题组建议,科学合理安排考试时间,把等级考统一安排到高三开考,并减少考试次数,等级考限制为一次,英语考试也可以暂时安排一次,合格考与等级考重合的学科可以由等级考成绩代替合格考。而且,可以把等级考统一放在6月,与高考时间对接。

上一篇: 高考改革对高水平大学招生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 荆州市高考综合改革拉开序幕 新高考“新”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