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研究院 > 行业观察 > 北京一零一中学课程平台观察

北京一零一中学课程平台观察

来源:中国教育报  更新时间:2016-08-22 17:03:56 围观:2923

今日中学生,不管将来走向世界也好,扎根华夏也罢,课程,总是他们成长与发展不可替代的第一平台。中学阶段为国际化人才成长奠基,应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走向。奠基,离不开课程这一片无可替代的、事关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天地。

今日中学生的当下乃至未来,必将会走向世界,这是历史发展之必然。所以,中学阶段为国际化人才成长奠基,应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走向。然而,“奠基”者,说易行难。“基”为何物?如何“奠”?所奠之基是否“基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这些,都离不开课程这一无可替代的、事关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第一平台。

现就读于美国马萨诸塞州韦尔斯利学院的朱佩莹,当年在我校读完了初中和高中,高中就读于人文实验班。这个班的课程让她仿佛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个性的人文,包容的人文》一文中,她这样写道:“语文课的内容往往是抓住课内要求的重点而极力扩展,与文章背景、当下热点和时事相结合。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更强调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仅高一上学期,语文课就涉及了中秋节追溯传统、当堂即兴作诗、续写赵氏孤儿,以及数不胜数的课外阅读。广泛而深入的阅读带给学生多样化的思考,而课上课下频繁的习作又使大家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同时,得到充分反馈、表达、释放的机会。看似互不关联、即兴而为的活动,却渗透了传承古典、开拓视野、关注现世的精神。老师从来不怕在拓展思维、挖掘深度上消耗时间,总是循循善诱,直到大家的思维被调动起来,开始各方争鸣。日积月累的训练让每个人都习惯于这种互动的课堂模式。有想法便会毫无顾忌地分享表达,形成积极活跃的课堂,从来不会出现单一的盲目同意,也不会因为意见不合而产生矛盾。一节课下来,出现分歧的同学往往收获最大,甚至直到课间还在互相探讨切磋。”

历史课则是另一副模样。朱佩莹说:“拥有博士学位的老师不但没有使师生间产生距离感,反而让讲解深入浅出。在保证知识准确的同时,老师总能带来精彩生动的故事。这些有趣而传神的故事让大家不知不觉间了解了历史上名人、伟人的个性,以及历史背后隐藏的辛酸和伟大。历史事件不再是课本上短短几十字平面化的叙述,而成为了贴近时代、符合人性的必然演变。这使许多原本对历史缺少兴趣或了解有限的同学认识到这门学科的魅力,像爱文学一样爱上了历史。同时,还有长长的书单让大家养成了踏实研读的习惯和严谨朴素的治学态度。”

人文实验班的理科课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绝佳“佐料”。朱佩莹写道:“物理和化学老师布置写小作文,而化学老师常常在讲课过程中提及哲学理论。理科老师认为,文科生不应在理科思维上逊于理科生,全面均衡的学生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然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朱佩莹的整个高中都在“为一场幻想中的出逃做准备”。她曾在另一文中说:“我迫切地想要逃出北京海淀,离开这个困住了我童年和青春的狭小空间。我的梦关乎新生,关乎奔向憧憬的未知,关乎在世界另一头呼吸陌生而凛冽的空气。”

可是,当她在国外读了几年大学之后,她的精神世界竟然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美国读大一时,她上电影与媒体研究课时,“教授让我们看完一部电影后回答‘人为什么需要思考历史’。电影晦涩,我又困倦不已,竟不小心睡了过去。上课前想起要写回答,硬着头皮写了一段,边写边想起高一语文课上讨论过的‘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竟然写得出奇地顺利。上课时,轮到我读答案,我坦言自己写的与电影无关。教授表示读来无妨,我便小声地开始朗读。谁知,等我读完,整个屋子都静了下来。一个素来能言善辩、观点独到的女生举着她打印好的答案说:‘你把能说的都说了,现在我们也不用读啦!’后来,教授对我说‘那个答案让她感到惊艳’,我诚实地说,自己只是凭感觉写,完全要归功于高中时的思维训练和人文情怀。”

“到了大二,‘一零一’丝丝缕缕的联系不断疯长,无可抑制,我终于报了哲学专业。下定决心的那两周,初中写过的随笔、高中写过的作文像走马灯一样地出现在我脑海里。我渐渐发现自己选择的路不是在韦尔斯利这座小镇开始的,它早就在十二岁时从走进‘一零一’的大门起始,顺着悠长的林荫道一点点铺开。有时,一个人走着走着,以前语文课上获得的认知会突然从潜意识里跳出来,慢慢和新学的东西纠缠在一起,像两株藤蔓植物很难分彼此。”朱佩莹深情写道,“以往想起‘一零一’,总是满怀感动与亏欠。她给了我太多的宠爱、偏袒和包容,我却留给她一个离去的背影。而现在,‘一零一’不变的姿态让我得到了某种宽恕,每一次归去,她都会抚平一些不安,让我能重新安静地思考。我知道,尽管隔着万水千山,她也永远不会消亡,永远不会离开。”

“我在一零一的毕业典礼上是最后一个接过郭校长颁发的毕业证的。现在想来,我的确算是‘最后一个毕业’的学生。我十一岁就把‘一零一’当作了一个非去不可的地方,当作逃离小学的目的地,到了快要二十岁,逃到了另一个迥异的世界,才发现自己有一部分是真真切切地属于那里。但我的游思,它总有办法自己飘飘荡荡地回到北京,回到海淀,回到那个承载了我中学六年岁月的、母亲一样的地方。”

朱佩莹的成长在北京一零一中学极具代表性。这种代表性的核心价值在于:今日中学生,不管将来走向世界也好,扎根华夏也罢,课程,总是他们成长与发展不可替代的第一平台。


上一篇: 周千红:走班教学新规尺

下一篇: 课程改革应围绕规范展开